《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经破30亿了,按每张票50元算,观影人次已经达到了6千万。再算上那些在家里悄咪咪看盗版影院的影迷,四舍五入这片子的观影人次达到了一个亿(手动狗头)。
而在片中,除了卖力演出的一众演员,很多人的目光也会停留在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上。真要说起来,地球在流浪过程中的主角,并不是一个个渺小的人类,而是那些高达一万多米的发动机啊。要不是它们的强劲推力,地球也不可能奔赴新的家园(请不要说发动机推力其实推不动地球这么煞风景的话)。
看完电影,倒的确引发了不少人对太阳命运的关注。如果真有一天人类面临太阳氦闪这样的灭顶之灾,我们又有了动力足够巨大的发动机,中国人又应该把这些大家伙布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好的选址需要什么
要帮行星发动机找到好的选址,首先要研究透彻它的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地势。从片中看,行星发动机是巨大的钢结构建筑,经不起在水里泡着。在电影设定的300米巨浪中,它的选址必须足够高。
其次,根据原著和影片介绍,行星发动机是高达一万米的庞然大物,并且还要提供150万吨的推力,对其脚下的土地会造成巨大的压力。这要求当地地质结构足够坚硬而稳定,像大河三角洲这样的烂泥地肯定是不行的,拥有喀斯特地貌、溶洞等地下空间的地区也不可取。
第三,这个地区要有足够的燃料。在小说和影片的设定中,行星发动机的动力源是重元素聚变,涉及的元素将会是碳和硅,也是石头的主要组成元素。在行星发动机的选址边上,最好能有高山,提供足够的土石原材料。小说原著中出镜的那台发动机位于石家庄,就是利用了背后太行山里送来的石头在运行。
最后,这个地区的交通最好能够方便,利于建造行星发动机的原材料和重型设备快速运入,铁路沿线会是一个好选择。不过这并非决定性的因素,既然已经决定建造发动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饱和建造。
这几个限定条件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但又缺一不可。这其实大大限制了行星发动机的选址可能。
从第一个最重要的地势条件入手,我们可以从中国地理第一阶梯开始往下逐层挑选。
不过第一阶梯几乎可以略过。
其主体是青藏高原,地势足够高,燃料也足够多。但青藏高原的地质条件不好,表面矿物质主要是松散的堆积物和碎屑岩,地下还有大量的冻土层。在修建通入西藏的铁路时,铁路人员就已经吃尽了青藏高原土地条件的苦,建设行星发动机更是过于困难。
再加上高原空气稀薄,人员和设备都容易疲劳耗损,补充不易,要在这里建设行星发动机实在是成本高昂。
第二阶梯大开发
往下走一步,在第二阶梯,可供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了。
第二阶梯的主力省份将会是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新疆。这些地区的大城市都是盆地型结构,海拔一般在400~500米以上,当地大城市的地势就足够对抗300米高的洪水了。在这里选好平地建造行星发动机会更容易。
内蒙的条件是很好的,这里位于高原之上,而且从东蒙的大兴安岭一直到西蒙的阿拉善高原之间,地表矿物都以坚硬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
岩浆岩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到了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且其密度和硬度都比较理想,有望承载行星发动机自重带来的巨大压力。
变质岩则是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复杂的地质变化之后产生的新岩石,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则是高温、高压、高内部压力。可想而知,经过这些外部条件的锤炼,变质岩往往会比原岩石更坚固、更紧密。石英岩就属于一种变质岩,而它是岩石家族中硬度最高,抗压能力最强的之一。
所以在蒙古高原,即使是在各个大城市周围选址,都足以支撑起行星发动机的运转。呼包鄂发动机群可以首先把大青山挖掉,进而开发狼山、阴山。
山西压力也不大,其人烟密集处无非太行山和吕梁山包夹的几个河谷地带,地下结构足够稳定。而左右的太行山和吕梁山的表面矿物为碳酸岩和碎屑岩,开采运输也比较容易。
小说里石家庄的发动机能用,那太原、大同、临汾的发动机显然也能用。而且碳酸岩聚变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碳元素比硅元素更轻,聚变难度更低,在到达反应终点前能供能的时间也更长。
陕西的情况就不太好了,黄土高原表面过于松软,并不适合建造行星发动机。周边也缺乏能供应碳、硅化合物的岩层,只有背靠秦岭的渭南-西安-咸阳-宝鸡一线可以担此大任。这么看来西安恢复首都身份指日可待。
而从四川盆地向南,就不算建造行星发动机的好地方了。从重庆一直到贵州和云南东部,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地下虽也是岩石,但往往被地下水侵蚀,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建在这些地方容易塌陷。
而川东到云南的问题则是过于接近地震带。这里的板块结构本就不稳定,行星发动机一旦诱发地震就不好了。不过根据电影里的设定,以行星发动机的体量,造在什么地方都会诱发各种灾害,这点缺陷也不算大问题了。
第二阶梯最适合造行星发动机的地方,其实是今天的甘肃直到新疆各地。
祁连山脉坚固而稳定,可以供河西走廊沿途的行星发动机采集燃料。而撑起新疆的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也都遍布岩浆岩。看看片中一闪而过的喀什周边,就是以火山岩、碳酸岩和含煤岩层为主,原料供给非常充沛。
果然真到了有难的时候,西部的价值才能真正显露出来。
第三阶梯的几个幸存者
最后我们来看最低的第三阶梯,这是一片北起大兴安岭,中至太行山,南到雪峰山的地区,是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家。
我们在电影中还能看见北京的大裤衩、济宁的派出所,乃至主角一行人心心念念的杭州发动机。这些地点都在第三阶梯上,仿佛这里是建造行星发动机最密集最合适的地区。
但仔细想想,其实剧情把目光集中在这些已有的大城市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按照电影中的说法,因地球自转停止,加上行星发动机的高温熔化了两极冰川,靠近热带地区的海水涨潮凶猛,达到300米之高。届时,第三阶梯上的低地省市将会变成一片泽国。
今天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市区无一幸免,唯有北京和珠三角郊区的山地有一线生机。而北到哈尔滨沈阳,中至南京杭州,南到湛江海口的所有发达地区都会被淹。但第三阶梯上还是有一些幸存者,适合建造行星发动机。
在东北长白山首当其冲就要扛起巨大的责任。在洪水后新世界格局里,长白山脉和朝鲜半岛上的太白山脉会连成一体,成为中国主体东方的外岛。这里的海拔不算太高,也就1000米上下,俯瞰上涨了300米的海平面还是绰绰有余,在这里建造行星发动机至少不会泡在水里。
更可贵的是,长白山脉遍布岩浆岩,其分布从小兴安岭一直绵延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畔。
和东北情况类似的是幸存下来的浙江南部、福建到江西、粤北一带。这以地区山岭的海拔也达到了1000米~2000米上下,其表层岩石也是以坚硬的火山岩和岩浆岩为主,还能顶得住行星发动机的压力,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这片地区在流浪的年代里,也要和中国大陆主体分割,成为新的岛屿了。
在第三阶梯的华北到华中,还有两块面积较小,但地质条件比东北和赣闽粤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泰岛和大别岛(现在是泰山和大别山)。泰山和大别山的海拔也在千米上下,其地表矿物则多为变质岩,作为行星发动机的基址更为合适。
所以泰山和大别山虽小,却将成为第三阶梯为数不多能扛得起行星发动机的地区。
这些地方运气不错,能够在大洪水中露出水面的山区不仅海拔足够高,地质也足够坚硬,顶得住行星发动机的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里的优势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山地固然高而坚固,但山尖上的平地也少,要在这里建造巨大的行星发动机,首先需要把山削平。这个工作量连基建狂魔都会感到恐惧的。
如果太阳真的像《流浪地球》所设定的那样,即将面临爆炸的危险,而地球必须踏上寻找新家的道路,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中国一定会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有强大的基建军团,更有众多适合建造行星发动机的地区,喷射着数万米高的等离子体,将地球推向新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