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凯旋。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中国科学院10月16日发布消息说,该院8月下旬远赴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探索万米深渊的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历时54天完成深海装备海试和科考作业任务后,已于当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
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凯旋。
此次科考,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从深海装备与技术、地球物理、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及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方向,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87个站位和504公里测深测线作业,创造出多项国际国内首次的科学成果和装备技术成果。这也表明,中国科研人员可以在深海深渊领域开展全方位的装备海试、科学考察工作,有能力引领世界深海深渊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
本次万米深渊科考试验收获的主要科学成果包括:国际上首次诱捕获得全程低温保存的7000米级3条狮子鱼样品和9000米级2只糠虾样品;国际上首次在7012米水深发现索深鼬鳚属鱼类,这是已知的该属存活的最大深度;国际上首次在同一潜次实现全海深垂直分层水体微生物原位富集与固定取样,最大深度10890米。
本次科考,国际上首次在7012米水深发现索深鼬鳚属鱼类,图为捕获的索深鼬鳚属鱼样品。
国内首次获取10898米含上覆水未扰动的沉积岩芯;国内首次获取位于帕里西维拉海盆东部海山链和马里亚纳弧后张裂区的岩石样品;国内首次获取了马里亚纳海沟与雅浦海沟之间关键通道的断面水文数据和水体样品。
同时,本次科考还应用海翼水下滑翔机获取了马里亚纳深渊区域长时间、高密度的温盐深数据,并成功观测到2次台风过境时引起的上层海洋异常变化情况;获得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水深海底连续26天的宽频声学数据和9600米水深的海底宽频声学数据;通过多波束测深,对学术界先前测得的最深点进行测定,现场测得深度为10924正负10米;通过5000米级至全海深深度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探测,及利用着陆器和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取样、视频观测等,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海试提供了选址决策的依据。
应用于本次科考任务的海翼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
装备技术成果方面,两台海翼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完成了长达1448公里的两条测线观测,共连续作业46天,最大下潜深度达7076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次数最多,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深渊级滑翔机。
海斗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形成了全海深近海底的机动作业能力,实现中国首次万米高清视频直播;天涯、海角、万泉和原位实验号全海深着陆器共进行34次作业,20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其中,海角着陆器坐底26天,创造目前国际上着陆器在深渊环境下单次作业时间最长纪录。
本次科考,国际上首次诱捕获得全程低温保存的7000米级狮子鱼样品。
电视抓斗8个站位作业获取了409千克的岩石样品,表明电视抓斗已解决机械、电气、液压、通信等深海关键技术,探索一号具备加载各式科考装备进行作业的能力;镁海水燃料电池开展2次万米试验,最大下潜深度10910米,作业时间22小时,是国际上首次在万米深渊开展试验的新型金属/海水燃料电池。
全海深固态锂电池开展了15次试验,6次下潜超过万米;全海深陶瓷耐压舱高清摄像系统共进行11次试验,7次下潜超过万米;全海深透明陶瓷视窗高清摄像系统共进行5次试验,3次下潜超过万米;18块浮力材标准块进行了全海深搭载试验;万米声学释放器进行2次万米试验,最大深度10899米。
国内首次实现4500米级深度人工气爆震源海底地震波原位激发,验证了气相爆轰高能环保人工震源设计原理及船载布放的技术可行性;全深海声学定位信标进行9次试验,实现国际上首次全海深着陆器水声定位的试验性应用。
据了解,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本次科考共有成员59人,今年8月24日从三亚出发,赴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执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预研项目“深海智能装备发展预先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科技任务。
本次科考,国际上次捕获的9000米级糠虾样品。
在近两个月的科考试验过程中,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通过能源、材料、通信等技术及作业装备和平台的试验验证与科学应用,为深海智能装备研制和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和海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选址决策的依据,为深渊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样品的保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