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上下班通勤时间太长有损身心健康

楚超

“公司在东北六环,家住西南五环,每天上班都跟西天取经似的。”几年前的一段相声曾经这样调侃大城市的通勤状况。

前不久,一篇题为《通勤,正在“杀死”1000 万北京青年》的文章在微信里迅速传播。文中讲到,《2018 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通勤时间最长的前5座城市是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成都,其中北京通勤时间最长,为56分钟;最短的成都也达到了46 分钟。不少研究指出,通勤时间过长有损身心健康。

长时间通勤影响心脏健康

地铁里空气流通性差,长时间坐地铁肯定会对健康有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郭新彪与邓芙蓉两位教授曾主导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厢里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可能对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化产生短期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悬浮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对心率的影响越明显。在地铁里的第1 个小时内,PM0.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0.5 微米的颗粒物,下同)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正常心跳间距标准差(SDNN)降低13.96%。SDNN降低预示着不良的心血管影响。

此外,PM0.5~PM2.5 对心率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大于PM2.5~PM10 的影响。因为,悬浮颗粒物的直径越小,穿透能力越强,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也越大。

并且,地铁里污浊的空气对女性的伤害更大。PM0.5 上升会导致女性SDNN 下降34.87%,而男性这一数据仅为6.05%。

长时间通勤挤占睡眠时间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赶车,起得早总感觉没睡醒,上了车之后昏昏欲睡,本想补一觉,但又怕一睡着坐过站,于是强打精神。或者是听到报站的一刹那猛然一惊,站起来就感觉头痛、头晕甚至恶心。

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研究表明,通勤时间超过30 分钟的人比其他人死得早。因为,长距离(或长时间)通勤意味着锻炼和睡眠时间的减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其中对睡眠的不利影响占到首位。意大利的研究发现,通勤时间为45 分钟以上的上班族,自由时间与睡眠时间更少。

华东师范大学2016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通勤时间过长对于个人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挤占睡眠时间。因此,不少人会在早晨上班途中表现出短暂的不适。这种不适尤其是头痛、头晕,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不良影响更大。

上下班通勤时间太长有损身心健康

长时间通勤导致没空锻炼

时间都耽误在路上,即便下班了也没空锻炼。长此以往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2018 年4 月,北京大学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针对大城市郊区居民通勤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指出,采用公交或自驾车的中长途通勤(平均用时53 分钟左右)的人群当中,体质指数(BMI)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而骑车或公交短途通勤(平均用时17 分钟左右),以及采用公交或自驾车的超长途通勤(平均用时96 分钟左右)的人群当中,体质指数不合格的比例较低。

研究者认为,短距离通勤的人更多采用步行或骑车的通勤方式,从而直接增加了体力活动,降低了体质指数不合格的概率。而且骑车能够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全死因死亡率和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等。

超长距离通勤的人,往往更多采用地铁出行,从居住地到地铁站的接驳,以及在换乘通道内长距离走动、上下楼梯,都会消耗体力,从而也就降低了体质指数不合格的概率。

这样一来,反而是中长距离通勤的人在上述两方面的运动消耗较少,使得这一人群里体质指数不合格者较多。

然而综合3 类人群来看,体质指数合格率最高的还是短途通勤者。这一人群除了步行或骑车上下班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外,闲暇时间被通勤挤占也较少,可拥有更多时间去运动。反之,通勤时间过长无疑会挤占体育锻炼的时间。

长时间通勤让人吃不好饭

《通勤,正在“杀死”1000 万北京青年》中写道:“通勤拖垮了上班族的胃。通勤占用了上班族大量的做饭时间,甚至吃饭时间。因此,地铁口小吃摊屡禁不绝。”众所周知,一些小吃摊的食物卫生与营养难以保证,长此以往,必然有损健康。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与食品卫生所主任医师黄磊表示,由于通勤时间过长,很多人的早饭吃得很早,晚饭吃得很晚,这本身就会打乱进餐规律,如果为了赶公交、赶地铁来不及吃早饭,时间一长对消化道健康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利影响是必然存在的。

长时间通勤会拉低幸福感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指出,随着通勤用时的增加,居民个人主观幸福感显现下降趋势。而且女性、城市户籍人群以及高收入人群更容易受到通勤时间过长而对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

对此,一名IT 公司创始人表示深有同感:“高收入人群业务更多,工作更忙,对时间的珍惜程度高于一般人,对这种把时间白白耽误在路上的情况深恶痛绝,所以更容易焦虑和暴躁。”

说到暴躁,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发现,长距离通勤会让离婚率上升40%,很大程度上是精神暴躁导致了无谓的家庭冲突。

如何应对上下班“征途漫漫”

通勤状况一时难以改变,那么如何缓解其健康影响呢?日本的一篇健康科普文献建议,等车时不妨踮起一只脚尖,让小腿后侧绷紧,然后换另一只脚,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如果地面有斜坡或台阶,可以把一只脚放在高处,将身体重心往前压,锻炼效果会更好。

乘车时,双手拉住一只拉环,两肩和上臂同时往内夹紧,两个大臂和胸肌同时发力,可使胸肌更紧实。

找到座位坐下时,可把包放在大腿上,连续踮脚尖,每组做30~50下,既能增强小腿肌肉与踝关节稳定性,还能防止静脉曲张。

另外,时间充裕的话,提前一站下车,或者等车时在站台多走动,也是不错的办法。

《中国青年报》9 月5 日的一篇评论呼吁道:“对此,政府一方面需要治标,通过更健全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让人们的通勤之路更加轻松快捷;另一方面也更需治本,通过改善城市规划、调控地区房价的方式,让人们能够在离住处更近的地方办公,在离公司更近的地方生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