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5月27日,作为中原屏障的山海关门户大开,大明总兵吴三桂联合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内外夹击李自成起义军,大顺政权溃不成军,只得撤出京师。自此,中原因吴三桂的举动而发生彻底改变——清朝入主中原后迅速荡平其余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治政权。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处

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对“明末第一汉奸”吴三桂的行为争议不止,围绕其降清理由更是莫衷一是。要想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首先要联系其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占京师,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此前半月,崇祯皇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超品),并急召其率军回护京畿。然而吴三桂却故意缓慢行军,结果大军刚过山海关便得到崇祯皇帝驾崩的消息,于是他又转身退踞山海关,以观事态发展。

与此同时,清军也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直逼山海关。于是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成为大顺和满清都极力争取的对象,无论其加入哪一方,都将彻底改变战局和最终成败。同年5月9日,吴三桂在深思熟虑后选择归降大顺政权。五天后吴三桂突然翻脸,公然投靠多尔衮,并联合清军阻击李自成亲率的大顺军,最终攻入北京,因功勋卓著获封平西王。这一选择,为其“赢得了”汉奸之名。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吴三桂、陈圆圆塑像

那么吴三桂究竟是为什么甘心承受“亡国汉奸”的千古骂名而投降满清呢?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据《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入京后放任部下抢掠,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也被掳走,羞愤难当之下,吴三桂决定不再归降李自成,还趁机占据了原本由大顺控制的山海关。

此外,《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均成书于乾隆年间,可信度略低。而据明末史家计六奇编纂的《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师后,吴三桂之父吴襄不幸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俘获,还被拉到菜市口当众施以酷刑。吴三桂听说后目眦尽裂,当即宣布与李自成势不两立,这才调集军队攻占山海关。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明季北略》明代刻本

第三种说法则是吴三桂受到亲友招降而投靠满清,这一说法相比之下有迹可循,可信度较高。自大顺军攻入京师、崇祯皇帝自缢后,许多明朝遗臣都开始积极寻找新主。抗清将领洪承畴和吴三桂之舅祖大寿先后投降满清,都得到了皇太极的极高礼遇。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正好两面受敌,处境极为艰难,于是经不住亲友游说,便率部投降满清。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听上去都有道理,但却都不是吴三桂归降的真相。吴三桂作为一代枭雄,绝不会仅仅因为女人和亲友而置自己及军队的前程于不顾。从吴三桂在大顺、满清之间长达一月的政治投机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冷静理智的投机者,不可能贸然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客观地说,农民起义军和满洲八旗相比,后者实力更为强大,而且军纪严明、统率得当。与其选择大顺自取灭亡,不如投靠满清前途光明。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闯王”李自成蜡像

事实上,李自成在攻占北京后,为筹集战争经费,放任部下肆意抓捕旧朝大臣,骚扰百姓。但为招降吴三桂便对其父亲及家人还算优待,并许诺吴三桂丰厚待遇。吴三桂迫于压力同意归降大顺。但是私底下又秘密同多尔衮求助,不惜以黄河南北分治作为条件。多尔衮为拉拢吴三桂,许以藩王高位和大量财宝。

可惜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多尔衮在吴三桂同李自成谈判时,突然率兵袭击大顺军,导致吴三桂与李自成的谈判破裂。李自成下意识认为吴三桂已同多尔衮结盟,与自己谈判只是瞒天过海之计,恼怒之下便下诏杀害扣押的吴三桂亲眷。至此,吴三桂除降清外别无退路。当然,这一悲剧的诞生也与李自成本身有关。由于起义军并未摆脱小农思想,也缺乏大局观念和严明军纪,因此大顺政权无法维护统治稳定,在京师的恶行也早已让京师百姓痛恨不已。民心已失,大业难成。

此人本是明朝诏封贵族,两大敌对政权争相讨好,最后沦为千古笑柄吴三桂驻军场景复原模型

正是在这多方因素之下,吴三桂最终选择归降清廷。山海关大战后,吴三桂如愿成为平西王,并主动请缨击败李自成,以泄心头之恨。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因“世镇云南”的美梦破裂,又公然打出“复明”旗号,意图起兵反清,并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周,于同年秋季病逝。三年后,其孙吴世璠被清军击败,“三藩之乱”平定,吴三桂至此沦为千古笑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