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吗?-ZhiDaolema.com
资讯、健康、教育、创业、旅行

武则天制定一规则,非常严格,历朝历代都说好,至今中国没有废除

密封线内不许答题,这八个每逢大考必出现的字眼,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为何密封线内不许答题?原因很简单,密封线内是填写姓名与班级等涉及学生身份信息之处,这部分在阅卷时要被遮住,如果将题目答到这地方,阅卷老师根本看不到,就只能当没做处理。

那么,为何阅卷老师阅卷时,要将学生的身份信息遮住呢?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为了防止老师阅到熟悉的学生的试卷,从而徇私给学生打高分。

武则天制定一规则,非常严格,历朝历代都说好,至今中国没有废除网络配图

有人一定很奇怪,这也没必要遮住学生身份信息,不让老师给自己的学生阅卷,不就可以了吗?但老师熟悉的除了自己的学生,难道就没有其他亲人朋友的孩子?况且,纵然老师不熟悉试卷的答题学生,可一旦学生身份信息公开,也免不了出现收买阅卷老师的不良风气。

这一点,古人早就考虑得万分周全。密封线内不许答题,在唐代被称作弥封制,制定这一规则的人,却并非科举制度的发明者与完善者隋文帝隋炀帝父子,而是女皇武则天。据《国史异纂》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其事曰弥封。

武则天制定一规则,非常严格,历朝历代都说好,至今中国没有废除网络配图

弥封制的发明,就是为了防止阅卷官徇私舞弊。在此之前,阅卷官在审阅试卷时,可以看到考生的姓名,以及其他身份信息。当时,考生为得到阅卷官的认可,早在考试之前,就主动拜访阅卷官。人品正派的,拿出平常所作文章,献与阅卷官一览,这算作平时成绩,也可证明自己的真本事,以免到时考试发挥失常,名落孙山。人品不端的,便拿出平常所积蓄的银两,让阅卷管官阅卷时多担待,说白了就是收买舞弊。

但毕竟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多,因此真正靠文章得到阅卷管考前认可的凤毛麟角,何况有些考生所谓的文章,也并非自己所作,而是亲人代笔来糊弄阅卷官,所以科举考试选中的人才良莠不齐,充斥着许多才疏学浅的次品。正因如此,武则天才发明弥封制。

武则天制定一规则,非常严格,历朝历代都说好,至今中国没有废除网络配图

弥封制发明的同时,唐高宗又创建了殿试(一说是武则天发明)。所谓殿试,即皇帝亲自在大殿上考核考生,以免弥封制下还有漏网之鱼。到了明清时期,殿试演变成科举制度的最高级阶段,殿试第一名者是为状元及第,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状元郎。

武则天制定一规则,非常严格,历朝历代都说好,至今中国没有废除网络配图

在防止考官舞弊的措施上,古人还有一招更狠的——誊抄。宋代开始,考生的试卷不仅需要被遮住身份信息,连答题试卷也要重新誊抄一遍,再给阅卷官审阅,这是为了防止阅卷官通过字迹辨别熟悉的考生,从而徇私舞弊。当所有的试卷都一种笔迹时,阅卷官便无从辨别了。

古代的考试,毕竟是为朝廷选人才,远比今天的高考严格。武则天的弥封制,历朝历代都叫好,至今中国也没废除。但誊抄试卷的做法,则没有延续,一来没必要,二来考生人数庞大,得誊抄到猴年马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