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著名古都,建都历史仅次于洛阳。为何唐朝以后成为了废都?唐中宗一句逐粮天子,道出了真相。
西安能成为首都,主要依赖于关中平原物产资源。西周秦汉时期,首都人口少,物产还可以维持。建设一座都城,资源消耗很多,关中平原逐渐就难以满足了。例如秦汉时期的黄肠题凑,皇帝和贵族陵墓四周采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消耗大量木材。修建一个黄肠题凑需要上万根木头,相当于毁掉一片森林。历代建都砍伐树木加剧了黄土流失。到了隋唐时期,关中平原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不足以供给长安。关中平原地方狭小,人口稠密,很难供养大批的官僚贵族。
隋唐时期,首都长安粮食严重匮乏,依赖东部输送。长安城虽然靠近渭河,但是渭河河道弯曲,水量不稳定,历来是一条难行的运输通道。汉武帝时,开凿关中漕渠,以补给渭水漕运的不足。隋统一中国北方后,汉代旧漕渠长期淤塞而不能用。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修建从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的广通渠。
广通渠解决了从潼关到长安的运粮问题,然而黄河三门峡是一个险滩,阻碍从洛阳向长安的航运,从东部运粮不能畅通。
587年,隋文帝着手开挖大运河的江淮河段,沟通长江和淮河,用来运粮。公元594年又遇到了灾荒年,运粮问题还没有解决,隋文帝被迫到洛阳去就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逐粮天子”。
隋炀帝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迁都洛阳城。隋炀帝兴建了大运河,在大运河洛阳段附近修建了洛口仓(洛河入黄河口),回洛仓(洛阳城东邙山上)。仅回洛仓仓城的储粮总数可达3.55亿斤,他不用担心吃粮问题。
洛口仓和回洛仓在洛阳城外,隋末瓦岗寨占领粮仓,造成京城洛阳缺粮。唐太宗将粮仓改在城内,在洛阳城内兴建了含嘉仓,含嘉仓储粮总数可达5亿多斤,占全国仓储一半,成为天下粮仓。
唐朝时期,唐太宗和唐高宗多次来洛阳居住,继续上演逐粮天子。永淳元年四月,唐高宗最后一次到达洛阳,当时关中饥荒,长安城中人相食,甚至皇帝的随从也有被饿死的,可以说这是一次大逃难。第二年,唐高宗病逝于洛阳皇宫紫微宫贞观殿。武则天当政后,长期住在洛阳城,当皇帝后定都洛阳,不当逐粮天子。
武则天晚年,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迎立唐中宗。不久关中再次饥荒,大臣们请求唐中宗再次临幸洛阳,遭到唐中宗的拒绝,他说“岂有逐粮天子邪?”。唐中宗是唯一不当逐粮天子的唐朝皇帝,不过他也是最无能的皇帝,大权被韦皇后把持。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仅当了五年皇帝。
唐玄宗以兵诛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多次来洛阳,继续成为逐粮天子。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大运河疏于管理,长安城粮食危机更加严重。唐德宗的时候,长安再次出现饥荒,禁军没有粮食吃,只得到街头去乞讨,后来粮食到达京城,唐德宗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剩矣。”
唐末战乱以后,长安城成为废都。都城转移到洛阳和开封,“逐粮天子”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