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出身寒门的学子想要出人头地,唯有读书。但很多人读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也未能求得半分功名。而沈德潜就是这样一个人,二十二岁考中秀才之后,便连续十七次落榜,以至到了怀疑人生的地步。
他在四十岁所作的《寓中遇母难日》中感叹:“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中宵孤馆听残雨,远道佳人合暮云。”凄清之意和不甘寂寞的心情溢于言表。
乾隆四年(1739年),六十七岁的沈德潜终于考中了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四月十九日,是庶常馆散馆日,庶吉士们在大殿上参加例行考试,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乾隆一问,才知道是沈德潜。
沈德潜仕途虽然艰难,但才学名气在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沈德潜早年师从叶燮,深得叶燮诗学大义,所谓“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负可见一斑。二十三岁继承父业后,沈德潜授徒教馆为生。尽管处境艰难,但他一直未曾放弃学习,成为江南一带的名士。
乾隆早就知道他的名气,怜悯他的怀才不遇,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七十岁的沈德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由于深得乾隆宠幸,官职也越升越快,先是升左中允,不久又升任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
乾隆十二年(1747年),沈德潜又升任礼部侍郎,成为正二品大员。乾隆十六(1751年),沈德潜归乡,乾隆给他三代都加封典,还赐他一首诗,其中一句,“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
归乡后的沈德潜,居住在木渎山塘街,在苏州紫阳书院当老师。虽然归乡,但乾隆给他的恩宠依然不断,加礼部尚书衔,长孙赐举人,获准在苏州建生祠。这样的荣宠,在当时无人可比。
乾隆之所以宠幸沈德潜,是因为他经常帮乾隆改诗。乾隆是一位非常爱写诗的皇帝,据不完全统计乾隆所作的诗有四万多首。乾隆的诗虽然多,但真正流传下来的没几首。有一年,乾隆带众文臣赏雪,有感而发地作了一首:“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然后,就卡壳了,场面十分尴尬。这时,沈德潜站出来替乾隆解围,说:“皇上的诗作的太好了,让微臣狗尾续貂。”沈德潜略微思考一番,说:“飞入芦花都不见(也有飞入梅花都不见一说)。”经沈德潜一润色,乾隆这首平淡无奇的诗,终于稍显诗意了。就这样,沈德潜成了乾隆的御用诗人,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沈德潜一直享受着乾隆的恩宠,直至生命的终点。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沈德潜去世,享年九十七岁,乾隆追封他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
按理说故事到这就可以结束了,但沈德潜把为乾隆“润色”的诗收录到了自己的作品集中。乾隆知道后,十分尴尬,险陷“代写丑闻”。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已故举人徐述夔所写的《一柱楼集》被认为悖逆朝廷,引发了一场文字狱。沈德潜因曾替徐述夔立传,并称他“品行文章皆可法”。
乾隆本来就因为沈德潜将自己的诗收入作品集而生气,以“一柱楼诗案”为借口,追回沈德潜所有封号,并推平其墓碑,还将其开棺戮尸,全家治罪。沈家的荣华富贵顷刻间化为泡影。
沈德潜死后的悲惨遭遇,归其于原因还是在他自己。如果他不自以为是的把乾隆的诗收入自己的诗集,也不会惹来如此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