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知道多数外卖重油重盐、吃多不利于健康,但做饭实在是有钱有闲的城市中产的消遣项目,和我们这种工作地离家远的搬砖人士是没有关系的,外卖根本停不了。
就算这样还是要继续吃
但要是有人把你家里做好的饭在你饥肠辘辘时给你送到公司,你吃不吃?(别幻想了,你没有对象!)
其实前两年中国有搞这个创业项目的,但后来中道崩殂,不了了之。但对于印度孟买写字楼里的工作者来说,这就是真的。他们把送来的“家常便饭”当午餐,已经有百余年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送家常午餐的外卖小哥
在大城市孟买,许多在市内工作、离家好几十里的人,就算中午不回家,也每天都能吃到家常菜。当然,这也并不是他们对象送来的,而是来自一群专门从事家常午餐配送的外卖小哥。
和普通外卖员类似,这些小哥美味都有特定的送餐区域。每天上午10点左右,小哥们步行或者骑车在负责区域内的家庭收集约30份自家做的午饭,装在锡制盒子(称dabbas)里带到就近的办公室或者火车站将它们按大地址分好类。
你看这个锡饭盒它又长又白
(图片来自wikipedia@নকীব সরকার)
接着外卖小哥们会乘坐火车(说挂着或许更合适)把午餐带到范围稍大的配送区域内。到达之后,午餐会被按地址再度细分,具体到每位客人的街道、楼层、门牌号,并按照规定的分类法贴上标签。
一个相当复杂的编码分类
不同的数字或字母代表不同意义
很简单就不翻译了
(图片拼自youtube)
此时小哥们距离最终地址只有数公里之遥,所以往往会通过骑自行车或步行来完成。
送餐时,多数小哥会为时间设置个缓冲。比如客人要求13:00之前送到,他们会在大脑中把送达时间提前半小时乃至一小时,即便距离目的地只有5分钟的路程。“这样如果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也不会耽误客人吃到饭。”同时,在每15至20名小哥之间会有一名“待命小哥”,以防某位小哥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将午餐准时送达。闲散的印度人到了大城市,也是很守时的。
动作流畅 背影潇洒
(图片截自youtube)
当然,也有一些小哥奉行“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送餐剩余时间还多的情况下会悠闲地跟同事谈笑风生,到最后十分钟时火急火燎地往目的地冲。
比如某天12点45分,距离到达时间还有5分钟时,一位小哥边跑边在某公司楼层大喊大叫:“xxx,订餐到了!”对此,旁观者桑格表示,“大家看到惊慌失措的送餐小哥们都会自动让路,不过实际上小哥们自己认为迟到了,但客人可能并没意识到。”
小哥的名字叫Dabbawala
这群专门送家庭午餐(因常用锡制盒子装,在当地称“dabba”)的外卖小哥,在印度有个专门的称呼:dabbawalas(印地语意为携带锡、铝制盒子的人),他们也是Dabbawala公司雇佣的工作者。而这家公司已经有125年的历史,可说是饿了么、美团、grabfood、Lieferando、Yandex这些外卖平台的祖爷爷。
dabbawala的官网
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十九世纪末英属印度期间,越来越多的社区移民到孟买等大城市工作,在快餐文化和办公司食堂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离家远的员工不方便吃饭,中午常常忍饥挨饿。
同时,大城市还有这么一群人,由于教育程度底下难以找到职员之类的“体面”工作,但他们具备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所以,在一位银行家希望能吃到家常菜的愿望下,一位男孩愿意有偿为他送家庭午餐,这就是第一位dabbawala。
一位dabbawala自我介绍
表示已经工作了12、3年
(图片截自youtube)
其他人看他这么吃很是羡慕。后来,有远见的Mahadeo Havaji Bachche看到了其中的机会,雇佣了约100个小哥来送dabba。不出他所料,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场对dabba的需求快速增长。
1956年,以“Nutan Mumbai Tiffin Box Suppliers Trust”为名义的慈善信托成立,该信托的商业部门又于1968年注册成为孟买Tiffin Box的供应商协会,开始正式以现有形式开始了家庭午餐派送服务。
老哥稳
(图片截自youtube)
面对众多装有家常菜的午餐盒,必须采取方法加以分类。最初一批人采用的是颜色编码系统,现在已经演变为字母、数字、字符并存的编号系统。
各种编号
(图片截自youtube)
如今,dabbawalas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这份工作门槛低收入却很高。每位dabbawala每月能挣大12,000卢比(140英镑)左右。他们对高工资也心安理得,毕竟这些dabbawalas冒着挂火车上掉下来的危险,穿过田野、穿过城市的车水马龙,把每份dabba及时送到客人手中。
显然,dabbawalas们准时准点的名声给dabba团体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威望。
分拣过程
考验手速脚速的时候到了
(图片截自youtube)
比如Rashmika Shah就以每月800卢比(不到10英镑)聘用了一位dabbawala为她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丈夫送她做的午饭:“我们不喜欢用外卖app,雇佣dabbawala费用又不贵,况且这小哥我们认识很久,我们知道他做得很好,他们整个团体都是。”
确实,根据哈佛商学院2010年的研究,dabbawalas接下的每百万笔交易中,出错的订单不到3.4个。这群小哥每天向大约20万名客人送餐,也就意味着一年内只有400多个晚点或弄丢的dabbas。凭借这种低犯错率,dabbawalas甚至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络管理案例。
两位孟买工作中的小哥
(图片来自wikipedia@SteveEvans)
但小伙子们之所以如此具有奉献精神,工资高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是他们多数人都信奉印度教的一位神:维塔尔——这位印度神教导他们:提供食物是你们可以做出的最大奉献之一。所以很多外卖小哥开心地表示:我们终于有了追逐信仰和赚钱两不误的绝佳机会!(怎么感觉他曲解了神所说的“提供”)。
今天的Dabbawala
虽然如今服务市场还是集中在以孟买为主的大城市,但凭借卓越的服务和社会效果,dabbawala作为一个案例吸引了一众世界名校以及学者的关注:如2005年,印度管理学院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孟买dabbawallas进行了案例研究;2010年,哈佛商学院研究了其“通过低成本和简单运行模式”下的成功方法……
此外,dabbawala还在影视圈露了一把脸:成了2013年印度电影《午餐盒》的背景。就在2007年,《纽约时报》还报道:125岁的dabbawala产业仍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
获得的荣誉
具体可去官网查看
(图片截自babbawala官网)
可以想见,在网络和交通不发达的过去,这种众包送家庭午餐的模式能够打下一片天,是有理有据的。不过在基于移动设备的外卖app如燎原之火般横扫第三世界的现实下,dabba是个怎样的存在?
对此,美国种子加速器公司500 Startups的合伙人Pankaj Jain表示,食品外卖绝对是印度新一代科技创业者瞄准的一大领域。但是很多创业者或者投资人都在砸重金制作花里胡哨的应用程序、或者搞折扣来扩大市场份额,却并没有花心思去思考如何制定完备的商业计划、形成可靠的食品供应链。
dabbawala提供的服务
不仅有送餐,还有相关演讲之类的
(图片来自dabbawala官网)
他建议食品外卖科创企业可以从dabbawala的悠久发展史中学习:“我认为印度的食品外卖行业可以成为有了技术加持的dabbawala。”
实际上还真有外卖企业这么做了,比如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领先食品配送公司Runnr食品配送公司就借鉴了dabbawala,使用类似的众包模式为Uber等打车共享公司提供食品配送服务。
不仅如此,Runnr还在一年前瞄准孟买市场之前就联系了dabbawalas,希望获得一些指导性意见(包括如何在区域街道划分复杂的孟买导航),并雇佣了约200名dabbawalas在完成他们的家庭送餐任务后过去兼职。
dabbawala CEO做TED演讲
(图片截自youtube)
同时,Runnr还在自己的老家班加罗尔开展了定时午餐配送业务,尝试与dabba进行直接竞争。不过在孟买,它是企图与dabba合作的,但是面临一定的困难:一是在外卖软件上点自家做的菜不太现实,二是很多dabbawalas年龄都超过50岁,并且不确定何时退休。
但是dabbawala也没有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仅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考虑与电商巨头Flipkart谈合作,也在扩展近年风靡印度社畜的“健康饮食”、果蔬汁方面的业务。
dabbawala已与众多公司合作
(图片截自dabbawala官网)
不过配送家常菜会一直是dabbawala的核心。
看到这里,每天吃油腻外卖、啃便利店三明治或者公司食堂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羡慕在孟买工作的人们?
其实我也是,在中国大城市漂着的年轻人,若是每天也能像在孟买那样,有一个熟识的老伙计扛着你最爱吃的蛋炒饭、鸡蛋煎茄子或皮蛋瘦肉粥给你送来,你也知道为你做饭的是一个清楚你口味的家人,真是一边吃一边想家的泪水都要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