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了一场关于原生家庭的大讨论。
年少时,不满苏母偏爱两个哥哥誓与苏家断绝往来的苏明玉,溜须拍马欺负妹妹、压榨父母连啃老都觉得理直气壮的老二苏明成,打肿脸充胖子、好开官腔缺少担当的老大苏明哲,很多人都将他们的性格养成归咎于原生家庭。
是原生家庭没有给苏明玉公平友爱的对待
是原生家庭对苏明成的溺爱造成他乐此不疲地啃老
是原生家庭让苏明哲空口白话却很少有实际行动
……
但是,原生家庭真的是我们抱怨性格缺陷、生活种种不如意的原罪么?
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我们不否认,在一个充满偏爱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好的童年回忆。
电视剧《都挺好》中,原生家庭带给苏明玉的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记忆,至少编剧呈现给观众的是这样子。
小到被苏母同两个哥哥区别对待的一顿饭、干不完的家务活,大到自己想要考名校,自己从小都不被苏母看好,甚至为了省钱将自己的高考志愿改为免费的师范。
在苏明玉看来,自己从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应有的公平对待与关爱,而这,也终于在她18岁那年和母亲的一次争执中,让原本性格倔强的她决定彻底和苏家划清界限。
但是,要说苏明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自己与原生家庭割裂之后的奋发图强么?自己对二哥明成的以牙还牙是多年积怨之下的报复性发作么?
不是的。来看一组关于原生家庭的数据。
据调查,父母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遗传基因。
人的人格大约有40%是来自遗传,而余下60%则来自环境因素。至于父母如何对待子女,对子女的人格养成,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科学》(Science)杂志曾经分发表过一项历时超过10年的研究,研究调查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和30对一起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其中有一对德国双胞胎姐妹。这对双胞胎姐妹在二战期间被不同的家庭收养,一个长在东德一个长在西德,并且之前素未谋面,但是两姐妹的行为举止、兴趣爱好、观点等却极其相似,并且还与亲生父母有着共同的相似点,例如她们都和亲生父亲一样非常喜欢艺术。
我们再拿苏母和明玉举例。
很多人都看到了苏母在苏家强势的一面。苏母压制了苏大强一辈子,小到日常零花钱,大到卖方、子女读书结婚,苏母都是大权独揽,苏大强显然被这样的管束压制太久,以至于苏母过世后,我们从苏大强的表现来看他似乎终于自由了。
从他在与老同事聚会时酒桌上发表的那一番言论看来,苏大强挺直了腰,像是道出了憋了一辈子的畅所欲言。
与自己患难几十年的老伴过世了,但他似乎也终于扬眉吐气可以想怎么过怎么过了。虽然,他的表现在常人看来,实在比较作妖。
但,有多少人忽略了苏母大权独揽背后对这个五口之家的精打细算?
注意,百科君绝对不是在为苏母洗白哈~
面对胆小怕事、遇事爱逃避推卸责任的丈夫,要养育3个子女的压力,苏母才是苏家那个毅然扛起一切的顶梁柱。苏大强曾经说过,明玉和苏母性格太像。
这个像,其实不只是明玉身上和母亲一样倔强、吃软不吃硬这一点,还有我们要从故事当中去细细品味的明玉的担当、要强,这从苏母过世后,明玉将苏母的葬礼安排的明明白白,并在剧末担起赡养父亲的责任上都可以见得。
那么,既然人的性格养成有40%是遗传因素,那剩下60%总能说是原生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了吧?
依然不能!
发展心理学家将余下这60%的环境因素分为2部分: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
共享环境,也就是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关系、兄弟姐妹吃喝住用等一系列客观条件;非共享环境则是指就读学校、生活城市、遇到的老师同学等。
通过研究对比,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与共享环境相比,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特质的影响更大。
不过,一定会有很多人想说,就算数据结果是这样的,但原生家庭对人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确实显而易见啊?年少在苏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确实给苏明玉留下很重的心理阴影啊~
确实!不少心理学研究证实,带有创伤性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幼年惨痛的创伤性经历的确会对人格养成造成一定的伤害,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成年之后,将所有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影响的借口。
大部分人将“原生家庭理论”往自己身上套,但他们的童年经历或许并没有后来诉说的那么可怕。至少,当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之后,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依然有机会去改变,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苏母对两个哥哥的确偏爱太多,对明玉的需求则视而不见,但她并没有像明玉所说“生她而不养她”。
在百科君看来,在计划生育严格控制的年代,苏家在苏母的操持下,苏家3个孩子吃饱穿暖有书可念,这样的条件在那个年代是很多家庭尚且无法保障的。
即便苏母的确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这个观念也是男权社会下不可避免的发生。也许苏母对明玉并不体贴,她甚至抠门不肯拿钱给明玉上补习班,但她并没有为了省钱而让女儿饿死街头。
再说一遍,百科君真的不是在为苏母洗白哈~
说这一点是想表达,我们其实大可不必将“原生家庭理论”往自己身上套,你的童年经历可能真的没那么可怕。真正决定你的未来的,并不绝对是你的父母,你大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而不要陷入对“原生家庭理论”迷信中,拥抱美好生活、过好自己这一生的权利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