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喝酒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交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但近来有不少言论称,要喝酒还是自酿的好,既省钱又卫生,还能获得不少乐趣。小编不禁疑惑,家庭环境下制作的酒,真的能喝吗?
你以为制酒很简单?
虽说制酒的原料都是像高粱、玉米、小麦、大麦、葡萄等最基础的粮食、水果。看似都是安全可靠的,但其实真不是。
首先是容器,家庭制酒一般会选择玻璃或瓷器容器,加上制酒过程中需要全程保持密封条件,这就难免会在酒的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如若超过容器承受度,很容易发生爆炸。
其次是卫生问题,家庭制酒时顶多对容器进行“开水烫一下”的消毒措施,而且一年一次甚至好多年一次才会酿一次酒,想必不少家庭的消毒工作都是不到位的。
再来说说酿酒工艺,通常情况下酿酒厂的制酒流程有严格的规范,怎么制曲、怎么下窖、怎么出窖、怎么上甑蒸馏,都要按照规范来。而家庭制酒,哪会有这么多步骤,最多是多过滤几遍。这也就导致了,两者之间口感上的差异。
再来说说甲醇超标
当然,只要是酿酒都会产生甲醇,并不只是自酿酒才会有。究其原因主要是酿酒原料的表皮中含有的果胶质,它是甲醇生成的基础,所以说如何最大地去除甲醇就是自酿酒和酒厂酒的区别。
相信自酿酒的人都不会舍得“掐头去尾”吧,所谓的“掐头去尾”是指将刚开始出的酒和最后出的酒直接倒掉。因为“酒头”中含很多低沸点的物质,如硫化氢、硫醇、醛类、乙醛等刺激性强的易挥发性物质,从而使酒带有强烈的新酒臭和刺激感,甲醇含量也较高;“酒尾”中含杂醇油多,长期累积对身体都有一定的伤害。
难以避免的杂菌污染
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也是常见的问题。比如酿造葡萄酒过程中产生的糖分,也很受微生物喜欢。如果过程中杀菌不彻底,放任杂菌“生长”,就会产生有害物质,这种有害物质在体内长期堆积,很容易对身体带来危害。